20160619參與式預算討論研習會會議記錄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參與式預算討論研習會議

時間:105年06月19日(一) 13:00-15:00

地點:中華民國社區營造中心202會議室

出席:黃世輝理事長、李永展老師、洪德仁醫師、陳錦煌醫師、新竹美學館專員淑碧

工作人員: 陳淑敏、吳碧霜、洪國書、王貞懿、蔡宜臻、戴鈺蓉

紀錄:蔡宜臻

1、 討論摘要

(1)、 洪德仁醫師引言

1. 目前我參與的是台北市政府的部分,台北市政府目前基本上概念上是什麼大小事情通通不委外自己做,我接下來要報告的模式是以一個地方政府強烈的主導之下,所產出的東西,那是不是最好的?當然可以去檢討,但是畢竟是一個模式。

2. 我們在談民主或者公民與社會都有提到,受到公務政策決策影響這些相關利害人,應該要有機會做一個對話,基本上就要仰賴公共討論,公共討論可以是我們十幾年前開始的公民會議,也有可能是在2002、03年代所談的社造條例,希望往社區的建議、社區的公約、社區的計畫等面向,去做一個對話以後,產出具體的內容。因為社區條例基本上,那時候沒有通過立法院的審查,一直到馬總統政府執政的後期,才開始回去想審議式民主及公民參與式預算的可能性。

3. 參與式預算應該是一個公民參與式的平台、公平性、有對話的可能性,所謂對話不是只有政府跟相關利益人,應包括相關利害對話的可能性,基本上審議式討論是一個參與的精神。

(2)、 洪德仁醫師說明

1. 參與式預算是讓市民可以參與公部門的預算,並提出預算的建議和審查。以我們目前的經費預算的指定和應用,是公部門制訂政策並解變更預算去執行,透過民意代表、立委、議員或里民提出相關的需求去解決問題,而大部分都停留在口頭溝通的層面上。現在參與式預算是一個很嚴謹的過程,取代地方政府官員代言人的角色。以前是用間接民主,現在是想藉由這樣的機制去落實直接民主的可能性。

2. 國外的案例有1988年巴西工人黨在愉港1989年起推動參與式預算,市議會同意編列一個專門的項目去讓市民提案,推動後發現結合了直接民主與間接民主,並且看到弱勢社區的需求也得到解決,但是後續並沒有一直持續推動而漸漸弱化。

3. 參與式預算目前分為全市型,是以地方政府官員申請補助,再對公民提案進行塞選,另一種則是有特定族群或議題的預算,例如奧斯本利用青年參與的方式,這樣的模式都是可行的,但是需要建立完整的制度及建議。

4. 去年柯文哲市長成立了公民參與委員會,它分成三個工作小組。第一個為公民參政組,基本上是提供市民一個友善環境去關心公共的事物,像是咖啡館、i voting、公民投票、聽證會、研討會,已經做了完整的評估和研究,將它試用的條件及須要注意的事項擬定標準化的作業流程。原則上三個月開一次大會,每個月每個工作小組會召開工作小組會議。第二個是開放資料組,這個單位是資訊局,基本上是以公開為原則,所以我們的網路直播、會議紀錄,會在上面做公告,徵求市民的意見。第三個是參與式預算組,是由民政局主政,主要分成教育推廣及實作的提案跟審查的部分,今年為了教育的實作,成立了官學聯盟,原則上十二個行政區各邀請了一個大學來做行政的協助。

5. 去年教育推廣部分,針對府內各局處及區公所同仁召開課程,有大約1200多人完成培訓,因為課程內容主要是聽專家學者的論述,因此今年進入到實作的部分發現效益有限。針對一般市民去年也在各個行政區辦了超過15場以上的教育課程,也培訓了700多個學員,但是銜接到實作的部分仍然有落差,因此教育推廣培訓若只安排課程是無法達到成效的。

6. 由於柯市長上任是在2014年年底,因此2015年所有的預算都是郝龍斌市長編列好的,市議會有一個決議任何預算項目有參與式預算這幾個字的,通通要拿掉,所以不只是預算的問題,連這個項目都被取消,目前小組只好建立有公民參與精神的各局處計畫案進行盤點,我們就先用這個當作今年試做的可能性。編列計畫跟公民改造應該是今年度參與式預算的重點,目前都還在徵求計畫提案的階段,參與式預算的提案和審查現在也還在進行中。

7. 參與式預算層級

(1) 區域層級

  今年要在12個行政區邀請大學和社區大學來協助官學聯盟的提案審議過程,特別是需要透過辦理住民大會才可以的徵求提案構想,預計之後每個行政區會提出六個提案構想,經過初步的審議以後,再以工作坊的形式邀請具有撰寫計畫書能力的社規師或社造工作夥伴來做協手協助民眾,最後進行公開展示或說明。讓每個行政區成立一個審議小組來做審議,會議需邀請里長、市議員、立法委員來練習,但並沒有表決的權利,審議小組的成員皆須完成教育訓練的過程,因此一些有意願的市民可以參與教育訓練後,取得審 議員資格並參與審議會議,來決定未來的提案內容。

 通過審議後的提案會交由民政局依提案內容分配給不同局處,再由各局處評估預算決定提案是否可行,如果可以將會由公部門於今年度執行,民眾也會一起參與整個執行過程的規劃或監督。若今年度沒有計畫,會優先列為明年度的項目和預算。

(2) 全市層級

  由市民直接提案交由民政局收案,今年度台北市全市型是以新住民為議題,其他就沒有再去徵求其他的議題,目前是匡列在新住民的議題上面。

8. 教育培訓分成三個階段:初階、進階、審議,經過九個鐘頭加上三個場次的實作就可以領有審議卡,取得審議員的資格,進入區公所層級的審議會議。

9. 針對目前文化部核定參與式預算要補助的鄉鎮市區公所的計畫案,大約可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基礎入門是想要了解參與式預算,專案輔導團隊應協助做教育培訓,輔導市民及社區進行提案及審議的過程,完成初步的成果。另外一種是有具體主題(如苗栗後龍),用參與式預算的模式,必須深化公民審議結合參與式預算。

 

2、 問題討論

(1)、 陳錦煌醫師提問:

  這樣的一個過程提案也執行後,再將民眾的意見結合,這樣的結果和傳統的結果有什麼不一樣? 

回應:

洪德仁醫師:

  以往都是以公部門和里長討論,像我們北投綠色步道最大的問題是馬路旁邊的水溝蓋都被攤販全部佔領,以及摩托車臨停問題,但現在透過這樣的互動後,參與的市民是非常熱烈,會讓原本佔據的店家壓力就會比較大,參與的團隊也會將問題反應給相關單位,幾十年大家都想做這個通道,現在透過軟性的活動,讓公民參與來給店家壓力。

(2)、 陳錦煌醫師提問:

  後續一定會有衝突,但後續的衝突如何處理?這樣的一個參與式預算的決策過程,讓大家一起來參與,到底在社區裡面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

回應:

洪德仁醫師:

  住民對於目前畫的紅線還是不滿意,因為還是不安全,但形成了一個小的工作坊的團隊,每個月持續的對話討論。

(3)、 陳錦煌醫師提問:

   一直在思考公共空間是大家的,如何界定地是誰的?很多公共空間的議題不好處理,但後來到底要怎麼處理?

回應:

洪德仁醫師:

   目前這案子和現在手上的這些計畫是有些雷同,這個地方是幾十年都被霸佔的地方,也有很多次的會勘也無疾而終,但參與這個計畫的公民是北投社大的老師,透過他自己的網絡去處理,去年他們就是要用一個軟性的活動來做活動和宣導,透過這樣的意境,在下一次的會勘是要讓店家及議員讓大家想像友善空間的可能,後續是希望讓這一群人長期且持續性的醞釀,台灣應該還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有類似的問題,但未來是否有可能用這個案子讓其他作為案例,而這群媽媽也又衍生了另外一個還我特色公園的團隊,從頭到尾都只補助他們十萬元,參與式預算很少用在做活動舉辦,而是應該運用在公部門要執行的硬體設施。

李永展老師:

  類似這樣的活動,未來如果要變全市型的,像太平國小的天橋,原本是只有五萬元,再進到設計之都的九十萬元,是由培力到未來的施作。現在不管是新竹美學館或文化局處,目前都是在做擾動,但未來還是要進到全面推動才會有更進一步。

洪德仁醫師:

   這個計畫本身即是行政社造化,先從鄉鎮市區的行政人員作培力以及擾動。總是有人去陪他們,讓行政人員有團隊陪伴,他們會往好的方向前進。所以較務實的想法是鄉鎮公所的行政人才培訓。

(4)、 新竹美學館專員淑碧提問:

  主要其實是竹美館自己內部的基礎教育培訓,並希望讓館內同仁及社造的單位來參與,以及過往提過小額補助有提案的社區等做基礎培訓。

回應:

洪德仁醫師:

  建議除了教育學習之外,也可以是一個小的施作案,讓參與的社造點和社造團隊可以運用這個流程學到東西,來形成提案和審議的過程。

新竹美學館專員淑碧:

  經費目前是可以再討論,不過在實作的部分範圍比較廣,並必須要有前面參與過的社區,才能有延續性。

洪德仁醫師:

  純粹培訓會比將沒感覺,但透過實作,可以讓參與者有實際操作的感覺,可以在說明時請參與的人帶提案來參與課程,一天是上課,第二天就試做,輔導團隊去協助提案的施作,期末帶來分享透過參與式預算的提案。

李永展老師:

   必須要有半天至一天的課程,要第二天或有參與過的人才能來參與,再開放給民眾提案,再進行施作。

(5)、 陳錦煌醫師提問:

  審議式的民主的主要方向是什麼?精神才是政府要進步的一個過程,由上而下與由下而上必須取得一個平衡。

回應:

黃世輝老師:

  參與過程裡面的其實也是在培訓民主的過程,也是在培養社會約束力。

(6)、 新竹美學館專員淑碧提問:

  比較希望能辦一個公民參與的工作坊,先有一些基礎的培力課程,先前說明,再進到後面實作的階段,比較大的難題是館內比較沒有這個人力,館內人員也要先有培力,因此希望可以委託給學會。提案的社區自主加互助類大概會超過50個團隊。

回應:

黃世輝老師:

   可以透過培訓這些提案單位,學習後形成力量,回到各鄉鎮後給鄉鎮壓力要求參與預算。各公所的輔導還是由文化部自己所委託的四個團隊去輔導,與新竹生活美學館不太一樣。

(7)、 延伸討論

陳錦煌醫師:

 公部門的預算還是要有法令的依據,不可能特別為參與式預算特別編列,我們目前只是在提案,還未到預算的部分,需要政府強力的進入,看看到底文化部推動參與式預算能承諾到什麼程度。

 

黃世輝老師:

大約可以分成三個過程,從參與式規劃到參與式施作(如雇工購料),才會參與到參與式預算的分配。以往從參與式規劃參與式施作來看的話其實過去都有經驗,只是現在台的是參與式預算的部分,預算的差別只是在於有一筆錢可以來做事情,將來的目標是參與公部門預算的分配,目前做不到所以先切一小部分讓大家來參與,這可能是一種啟動,先讓大家體驗。

 

李永展老師:

  現階段目前通過的大部分都只是參與式預算的前段,中斷跟後段文化部也還在學習,未來才有可能參與施作、管理。要把公民參與的光譜再梳理一下。參與式預算目前須經過三小時的初階課程、六小時的進階課程、九小時的審議員的操作方法,中心目前受到人數限制只辦理到初階的部分。

 

陳錦煌醫師:

 現在是看文化部參與式預算的程序能夠走到什麼樣的程度,政府應該思考怎麼把有參與式預算精神的各部會做得更制度化,參與的面向更好,進而產生較好的結果。

 

黃世輝老師:

 對文化部來講其實目前公所的參與式預算其實有點太快,因為目前文化部做到的其實是參與式規劃而已,但是參與式規劃的預算不是來自公所還是來自文化部,也許明年文化部要提參與式預算也會請公所提出配合款,會比較像市公所自己出錢舉辦參與式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