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要講的是這幾個東西,簡報已放在網路上供大家下載使用。你們對資料的想像還是偏向管理需求,但這是不對的,資料是要拿來解決問題的。剛剛有個問題很棒,你們的流動率很高,很多資料如果有被留下來,新的承辦就可以接手去做,我稱為經驗的傳承。我透過資料,把原本工作上的經驗,描述下來,移交給下一位,下一位就知道說要怎麼去有效處理工作上的挑戰,但經驗傳承可不可以透過資料,而不只是舊人帶新人。你們每天工作的東西,都可以被留下來成為資料。
這是司法院最近做的東西(裁判書用語辭典資料庫查詢系統 http://terms.judicial.gov.tw/Collect.aspx),可以在網站上面查1339條的司法用語,辭典在網站上,可以輸入相關關鍵字查詢,你們會輸入什麼字?隨便一個,「法官」好了,跳出七八個。這網站很妙,你輸入特殊符號,它就全部跑出來了,1339條,我全部抓下來之後,欄位定義之後,可以定義更進一步的東西。我在想的是,這是他們找法官寫出來的東西,我可不可以重新給每個詞兩到三個關鍵字,再找出不同的族群,提供不同的解釋,直接告訴有需求的人,民法某一種案件,我就先把相關關鍵字都抓出來,你的需求就在這裡面。我試圖挑出文字的特徵,重新組合之後,告訴大家你的需求可能在這邊。這就是文字探勘的東西。所有你們的報告,放到網站上文件,每一份提案,不是只有拆出團體名稱跟類別,而是所有細項,我能不能找出新的方法,來重新定義每個人提案的內容,能不能有不同的東西長出來。
另一個是這個,北市資訊局要做聊天機器人,它們有一個常見問答,已經被我罵過兩次,有八九千筆常見問答,八千多筆的常見問答,不會很可怕嗎?你要如何找出你的答案,在這裡面你要找出答案,是很困難的事情。他們說比賽第一名有五萬,誰會來參加比賽?如果我的東西是有價值的,我要來參加這個比賽嗎?常見問答第一筆,是吸毒為什麼有害,開始講吸毒的故事,跟民眾說你為什麼不能吸毒,這叫常見問答嗎?我把資料都爬下來重新整理分類,依照裡面屬性,試圖在裡面做資訊架構,讓問題有脈絡在裡面,可以協助我在不同問題之間把關係拉起來。我試著讓大家的問題可以對應到一群問答裡面,我再問需求者,你的需求可能會是什麼。你們的所有內容性的東西,我是不是可以做一樣的東西,下次有人要來申請補助,我可不可以用一樣的東西,來問你們說,你重點的地方要如何回答。我們試圖在雜亂無章的內容裡面,重新讓不同的每一塊資訊或資料,能夠有資料跟其他資料重新結合,有一個邏輯之後,重新拉出講這個東西的方法。你們目前的東西,真的不是只有填寫報表,而是有沒有辦法請你們重新標示重點出來,重新建立關係。
英國政府的入口網站,兩年前拿到設計獎第一名。這是英國政府的工作分類。每一塊它會依照不同需求,引導不同的人找到他需要的答案。我們協助上來提問的人,很多人打電話進來連問題都講不清楚,英國是透過網站來做這件事,它會訂出不同細項的東西。這是透過資訊架構的整合,來回答民眾真正的需求,而不是依照業務承辦機關來做分類。很多人跟你們要資料,都要你們重新發一份給他們,除了有的人真的排斥網路,有沒有可能這個東西真的很難用,所以乾脆來麻煩你們。你們的很多資訊在網站上都有,但好用嗎,真的可以回答問題嗎,還是直接打給你們。那我把網站做好會不會更好一點?不會,因為沒有人有那個習慣,不認為會在網站上能找到東西,但這需要教育跟轉換的過程,讓網站不只是布告欄,而是可以回答問題,後面需要更好的資料結構化。
台灣的政府入口網站長這樣。這個分類,依照每個議題,它一樣是主題,後面是相關單位,而不是進一步分類。這上面的每一條,絕對不會有任何一條在回答任何問題,因為這都是公文形式,我就是看不懂,才要上來找答案,但每一條都是法條,都沒有在回答問題。我們能不能在各機關網站先做好,後面都可以自動生成。這是一個闢謠專區,他們有做開放資料,沒人看的東西,做成開放資料就會有人去看嗎?開放資料是要拿來應用,問題是你要用到什麼地方,你們的 line 會想要安裝闢謠機器人嗎?重點是我 google 時能不能找到這個。每一篇文章、標題、內容,都要讓 google 看得懂我在講什麼。很多東西要客制化或跨機關,透過開放資料,我們有機會重整出新的服務。我一直拿羅佩琪的病後人生(http://afterthatday.blogspot.tw/)來當範例,這是從一個人的生老病死,來談政府的相關資訊跟服務,每一個區塊都有懶人包,上面的東西都來自於公部門網站。文化相關的難道沒有這樣的需求嗎?各個領域,你們的業務難道都沒有整合性的服務嗎?我們要開標案,或者讓每個人填資料時能不能一勞永逸,填資料的當下,每個人能不能做好自己那塊,後面這塊讓它半自動化或者自動化產生就好。還有一個叫做客制化服務,也是機關很難做的,那能不能透過資料整合,讓外面的人去做。
:剛剛聽了老師講的東西,馬上想到的就是,我一直希望知道,整個轄區,一年有40到50個點,分布在哪一區,可以很清楚看出來。每一個社造點,都有分類,就按照文化部的分類,藝術,文化深耕等等的,讓它在一張圖上就可以看出來,這個社區做了多久相關的東西。例如它之前有做文化深耕,但哪時候就開始變成社區劇場。可不可以看出這個區,都大概集中在哪個區塊...
:我想要知道它的發展,整個區裡面會提案的,比如說這個行政區的東西南北分布...我就想到說,因為農業局也有很多,社會局也有很多,例如把關懷據點列進去,看看跟我們社造點有沒有關係。我們給社造中心的經費很少,因為文化部給我們的也很少(全場笑)
:剛剛聽了大姐的分享,我想挖一個洞給某個單位,請他們分享已建置的一套補助決策系統,但目前承辦人好像還是要重新打一次 data 進去,只是這一兩年有什麼甘苦談,是否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這邊還沒開始用。你按下去就可以出現某鄉鎮/社區過往補助有多少錢...
:既然被 cue 到了,稍微分享一下。這也算是我們組長開發的系統,他今天沒辦法過來,我簡單講一下,我不是資訊背景,細節有些不是很詳細。我們有一個村落決策系統,把統計的open data 視覺化。我們轄區是中部四縣市,比較簡單版的,初步的,例如某年度的要點,你就可以在四個區塊地圖上 show 出你要的東西。縣市下面有鄉鎮,還細到村里,你可以看到這個區塊哪個村里補助多少錢,有成果的話人數也可以顯示,最後可以輸出。匯入的話,我們有配合文化部的獎補助系統匯入資料,大部分是重疊的,我們把關鍵重點輸入進去,彙整上就比較沒有問題。做這個視覺化,我想到的是,承辦一定要隨時更新,不然還是停留在那邊,資料還是會有缺漏。我們請廠商做了這個視覺化看起來很不錯,但資料一定要更新。
:一部份是廠商那端 show 的東西不完整,每次發現有功能的更新.改進就需另外要錢。如果要整合全台灣,我不知道費用要多少。
雅玉提問:有了系統之後,你強調承辦人要把資料倒進去,那我想知道這個系統對工作流程幫助了什麼,會在哪個工作環節要把資料倒進去?
:我們的做法是,我們自己建一個 excel,把你們可以想像到的所有欄位都輸入進去,全部的都填完,才倒進去獎補助系統裡面。這個好像只有部跟附屬機關有在用。好像國發會也有在建置系統。你登打了之後就可以看到歷年資料,給多少錢...
:目前國家文化記憶庫,要去盤點102年到現在的資料,我們常有一個感覺,社區寫的計畫書,我講的是比較基礎的,他們講的很多都天花亂墜,我們希望我們付出這筆錢,那社區的回饋成果是什麼?有一個對應關係,撥款下去,年底會看到什麼成果。可是在報告書裡面,有沒有可能設計一個表格,讓我們迅速掌握到社區到底想做什麼,而不是從文字海裡面,最後才篩選到我們要的關鍵字。怎麼透過表格設計,展現出中間的成果,比如說社區說要做繪本,但要先去做耆老採訪,那他要採訪多少耆老,有幾則故事,也許我們最後看到繪本,但他中間採訪十個人,七個故事,那這個也是成果,可不可以把中間的成果留下來。不然社區來申請盤點,好像都在盤點,盤點不完。可不可以透過表格,很快 catch 到說,原住民團體尤其喜歡做盤點,今年終於忍不住跟他們說,你們可能要在系統上說明說哪些已經盤點,哪些尚未盤點。最後要做國家文化記憶庫,因為聽起來表格跟資料是極度龐大,用關鍵字看看有沒有可能讓大家比較快...成果的數據化,過去的數據化的選項就很不明確或很少,它都是用敘述都不是用表格。
:我們的委員會在社會處,每年都有在開會,委員也跟我們蠻密切,但政策面是不是可以完全落實,就要看政策推動情況。
:會開會,討論議題。
家華:那對實際社區工作的幫助是什麼?很好奇委員會的運作狀況。
:我們的委員會從成立之後,民國97年之後,就沒有開過會了。一直到去年還是前年,監察院報告下來之後,才盯大家要開會,但很多會議內容要幕僚單位,就是文化局跟社造中心要提一些,提到委員會會被同意,對各局處不會造成傷害的東西。規定社造委員會要三長之一來主持,所以我們就希望局處把對社區的補助彙整出來一個總表,有列管,從這些可以做的事情慢慢推展。
:現在我們換一個方式,依照縣長的施政目標,散落到不同政策裡面,由不同委員會召開各社造議題。以前一年開兩次,都是文化處想議題,別的議題也沒有...
家華:所以不是一個機制送進來,只是你會比較辛苦(到處開各種會)。
:我們單位的幕僚單位都是基於協助立場.其實組長和長官也都會協助溝通。
:我們是中繼組織(社造輔導團隊),社區直接給我們單據,比較沒問題。
:我們也是中介團體(社造輔導團隊),社區也可以直接給我們領據,但我們還是會希望社區做好核銷概念,所以變成我們刁難社區(全場笑)。
:補助款跟委託款是不同的,我剛剛說的是委託案。
:主計是就書面上去審核,我去年核銷自主類的案子,他們要求生態老師,老師長年都在玉山上,單據不見了,我們主任很幫忙,你就請社區幫忙開切結書,承諾就算之後拿到單據了也不會再拿來核銷。你跟他說明這個狀況,我們主任會幫我們想解套方式,因為他是書面審查,所以給他的東西要清楚是正常的。
雅玉:原則上部內會認為沒有說不行的,就表示可以。所以我們是用負面表列的方式,要不然逐一列哪列的完?不是很容易漏列嗎?
家華:文化局的相關主管可以去跟主計溝通嗎?
家華:剛剛這邊有提到寫計畫書之前,還有協助他去思考.找工作議題,這是包生包養嗎?
雅玉:這兩天的工作坊不只是工作坊,部內已經很久沒有這樣把大家聚在一起。大家在平台上可以做一些資料交換,或許大家一起來整理一個比較合適的工作方式。社造3.0到現在,連我自己都會有一些疲於奔命的感覺,相關議題跟配套沒有這麼充分,也不是蓋系統就可以簡單解決這個問題,但希望透過這兩天跟大家討論一些共識,以及問題這樣解決是不是最好。蓋系統前我們需要釐清,系統我們對他的想像跟期待是什麼。data jam 是我們邀請跨社造領域的人來跟我們一起看事情,是不是會有不同的看法,也許有別於以往我們自己關起來討論。
我們講 data jam 主要是因為有一個東西叫做駭客松(Hackathon),就是一群人關在這邊,設定主題,大家去寫程式,用資訊力量提出問題解決方案。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想過,用駭客松來處理社區議題。剛剛也提到有些人完全沒有點子,但他可能有一定的技術能力,我們要做的就是給他一些點子,data jam 就是這樣來的,想出一個概念的東西,再到駭客松把東西做出來。國外有些用 data jam 做議題釐清或資料清洗。
:(多數人點頭)
whisky:很多東西在當下你覺得沒有什麼價值,我們有很多方式可以紀錄東西,記錄下來,後面一定會有用到的時候。很多時候你沒想到,比如我就很好奇台灣社造的男女比。
:參與的是女生為主,但社區幹部大部分都是男生。
whisky:好有趣喔,這是為什麼?
:因為父權?(有人回應)
whisky:所以男生要去當官,女生要做苦力?財政部有統計,女生的薪資只有男生的七成左右。這個不合理我們一起透過資料來發現進而解決它。
HUANG Y
:想進一步確認所以下週的活動(指Datajam)是要討論?
雅玉:是。有些東西可能也不是資料可以處理的,是要部內處理,或者跨局處處理。data jam 一開始發想是因為黑客松,部內很期待大家透過這樣的討論,有些基本問題(需求)是部內應該要處理的,就不用辦黑客松,社區通就應該要做這樣的事情(納入採購案的工作項目),讓社區通變成大家工作的工具。這次的文播是匿名的,大家的發言需要去識別化的部分,都會刪掉,只去談事情本身。這也是幫助部內,從文播稿裡面找一些關鍵,到底大家在意什麼,卡在哪裡。這是以後工作的一個參考。
在開始之前,我對陳東升老師又愛又恨,他竟然在青平台講了這個,他說「社造3.0的唯一救贖就是參與式預算,讓少數人的聲音也可以被聽見」。但我不希望落入社造 v.s 參與式預算的狀況。我以前當老師的助理,覺得有些事情推不動,開始去幫社區跟運動團體做主持工作,我可以理解老師在說什麼,但各位在社區有很多細瑣的事情,這些細瑣鋪陳了你們社區工作的日常。參與式預算加入的話,可以在當中扮演什麼角色。也是在這個基礎下,我想談接下來的案例。